硅烷浸渍剂是一种以硅烷为主要成分的化学防护材料,通过渗透到混凝土、石材等基材内部,与基材中的羟基发生化学反应,形成一层斥水的硅氧烷网络结构,从而赋予基材优异的防水、抗渗及耐腐蚀性,天津九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始终致力于硅烷浸渍剂的研发与生产,在石化、铁路、公路、机场、码头、核电、风电、水利水电等行业中合作案例丰富并享有好评。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防护。
核心成分与作用机理
主要成分
以小分子硅烷为核心,常见类型包括:
甲基硅烷(如甲基三乙氧基硅烷):通用性强,适用于多数混凝土基材;
异丁基硅烷:渗透深度更深,耐候性更优,常用于海洋、高湿度环境;
辛基硅烷:斥水性更强,适用于对防水要求极高的场景(如桥面、隧道)。
部分产品会添加溶剂(如乙醇、异丙醇)调节粘度,或少量助剂增强稳定性。
作用机理
硅烷分子具有 “双官能团” 特性:一端为易水解的烷氧基(如 - OC₂H₅),可与基材(如混凝土)中的羟基(-OH)反应,形成牢固的化学结合;另一端为疏水的有机基团(如甲基、异丁基),定向排列在基材孔隙表面,形成 “分子级防水层”。
不堵塞基材孔隙,保留其透气性;
显著降低基材吸水率(可使混凝土吸水率下降 90% 以上),阻止水、氯离子、硫酸盐等腐蚀性介质侵入。
性能特点
高效防水:液态时能渗透混凝土表层 5~10mm(密实混凝土)或更深(多孔基材),形成持久斥水层,雨水或水接触后呈 “荷叶效应” 滚落。
耐候性强:化学稳定性高,可耐受紫外线、高低温(-50℃~150℃)及干湿循环,有效防护期可达 15~20 年。
兼容性好:不改变基材外观和力学性能,可与涂料、防腐层等其他材料兼容。
施工灵活:可采用喷涂、刷涂或滚涂,常温施工,固化速度快(通常 24 小时内表干,7 天完全固化)。
适用场景
硅烷浸渍剂主要用于增强基材的耐久性,典型应用包括:
混凝土结构:桥梁、码头、海工建筑(抵抗氯离子侵蚀)、隧道、地铁、污水处理厂(耐化学腐蚀);
石材与砖石:古建筑、外墙石材(防止风化、泛碱);
其他:钢筋混凝土构件、预制板、路面等,尤其适用于处于潮湿、盐碱、沿海等恶劣环境中的结构。
施工要点
基材处理
清除表面浮灰、油污、疏松层及涂层,确保干净干燥(含水率≤8%);
若基材有裂缝,需先修补(宽度>0.2mm 的裂缝用环氧砂浆填充);
多孔基材(如疏松混凝土)可预先涂刷一遍稀释的硅烷底漆,增强渗透效果。
施工方法
喷涂:使用高压无气喷涂机,均匀喷涂 1~2 遍(间隔 2~4 小时),确保表面充分湿润但不流淌;
刷涂 / 滚涂:适用于小面积或复杂部位,需反复涂刷以保证渗透均匀。
环境要求
施工温度 5~35℃,避免雨天、大风或结露天气;
固化期间避免基材接触水或被踩踏。
注意事项
硅烷为易燃品,施工时远离火源,做好通风和防火措施;
操作人员需佩戴手套、护目镜,避免皮肤直接接触(溶剂可能刺激皮肤);
存储于密封容器中,远离高温和阳光直射,保质期通常为 12 个月;
并非所有基材都适用,如表面光滑的玻璃、金属需先做兼容性测试。
与同类产品的区别
产品类型 | 核心优势 | 局限性 | 适用场景对比 |
硅烷浸渍剂 | 渗透深、寿命长、透气 | 成本较高,对基材密实度有要求 | 长期耐久性防护(如海工、桥梁) |
水性防水涂料 | 成本低、环保 | 成膜后透气性差,易磨损 | 室内潮湿区域(如卫生间) |
渗透结晶型防水 | 可自我修复微小裂缝 | 渗透深度有限,受湿度影响大 | 混凝土内部防水(如水池) |
硅烷浸渍剂通过 “深层渗透 + 化学结合” 的方式,为基材提供长效防护,是提升混凝土等结构耐久性的关键材料,尤其在基建、海洋工程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关注我们
Copyright © 2024 天津九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
备案号:津ICP备2023003275号-3